国产阿v视频高清在线观看-日韩无码精品视频夜夜操-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史区-男女羞羞无遮掩视频免费网站-黑人欧美精美视频一区

跨境電商

如何跳出印度跨境電商貨到付款的“神坑”?

2019-07-04 09:12:26

今天主要談一下,關于出口跨境電商這個行業(yè)的一個神坑—COD(Cash on Delivery)貨到付款的事,正如大家所知,類似東南亞、中東、印度這類新興市場普遍都面臨的一個問題。而其中最有挑戰(zhàn)的就是印度,13億人的超級市場,但是低忠誠度+低客單價+貨到付款+清關+資金出境等問題讓人望而卻步,無數(shù)英雄折戟沉沙,至今還沒未被廣大中國跨境賣家攻破。


COD-Cash on Delivery,就是常說的貨到付款,不同于成熟的歐美市場,這些地區(qū)由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金融的發(fā)展階段、消費信用機制不完善、用戶消費習慣等問題,消費者普遍傾向于選擇貨到付款來進行在線消費。


因此,在線付款對于跨境領域的從業(yè)者來說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(tài),這其中充滿了挑戰(zhàn),也充滿了機遇。不同于在線支付(Online Payment/Prepay),貨到付款(COD)生態(tài)下對于賣家,有一些明顯的挑戰(zhàn),例如:

  • 訂單有效率問題

  • 貨物拒收RTO問題(Return to Original)

  • 物流&金流的關聯(lián)、核算問題


舉個簡單的案例,按照常規(guī)B2C獨立站買量邏輯,按照一個極高的數(shù)值來看,當ROI=5,定倍率=4,日單=10000,

  • 其中無效訂單10%,剩余9000單;

  • 客服審單干掉10%,剩余8000單;

  • 發(fā)貨8000單,拒收率40%,剩余4800單簽收;

  • 簽收后退貨10%,剩余4320單;

好了,可以計算一下成本了,營銷成本、物流成本、清關成本、貨物成本,是不是很痛,這時候物流公司還要找你收RTO的手續(xù)費...海外堆得滿貨架的商品是論斤稱賣掉呢,還是...


這些坑如何跳呢,首先,我們看一些案例:


Amazon


Amazon作為行業(yè)老大哥,在印度市場也是提供貨到付款的服務,Amazon稱之為POD (Pay on Delivery)。我們來看看Amazon對于貨到付款的一些限制說明:

如何跳出印度跨境電商貨到付款的“神坑”?


從Amazon這頁說明,我們可以看到的信息點:

  • Amazon不收取POD手續(xù)費

  • 超過30000盧比,POD將不可用

  • POD是否可用和具體的“商品”以及“Pincode郵編”有關

  • 首次使用POD下單,將需要對注冊手機號進行OTP驗證(短信驗證碼)

  • 優(yōu)惠活動的商品只有部分可進行POD下單

  • 亞馬遜全球商店(Global Store)的商品不可以進行POD支付

  • 珠寶類商品,選擇POD下單后,發(fā)貨前,將進行電話審單

  • 老換新服務不支持POD

  • Prime服務不可以選擇POD進行付款

  • POD服務不能和禮品卡等聯(lián)合使用

  • POD服務,將失去Prime的No-Rush Shipping Program的獎勵

看完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Amazon的用心良苦,對于COD(POD)進行了非常精細化的運營策略,我們也能從中發(fā)現(xiàn)很多的應對策略。


國內(nèi)跨境公司


其次,我們看一下兩個主流的中國跨境企業(yè)對于COD的一些策略:


如何跳出印度跨境電商貨到付款的“神坑”?


本土物流數(shù)據(jù)


再次,根據(jù)我們物流合作方返回的一些物流拒收原因:

  • Asked for delay delivery on

  • Bad/Incomplete Address

  • Consignee opened the package and refused to accept

  • Consignee unavailable

  • Customer Refused to accept/Order Cancelled

  • NSZ Location Shipment

  • Out of Delivery Area (ODA)

  • Payment Mode / Amt Dispute

  • Returned as per Client Instructions

  • Self Collect


雖然物流公司要求自己的工作人員在RTO發(fā)生后進行原因標記,但實際上從數(shù)據(jù)來看,還是客戶自己的原因拒收占了主要的比例,這里的數(shù)據(jù)反饋的集中度比較高。另外,部分物流公司因為加盟形式,一些地區(qū)的加盟投遞站點的工作人員并不能負責的完成投遞工作,直接標記包裹為RTO退回倉庫,此類問題也需要電商-物流的基礎生態(tài)的進一步完善。


COD問題其實對于系統(tǒng)有著很高的要求,系統(tǒng)的數(shù)據(jù)架構基礎要能夠對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數(shù)據(jù)字段的進行合理的把控:各環(huán)節(jié)時間記錄、訂單狀態(tài)的實時鑒別(物流API對接)、資金數(shù)據(jù)的鑒別和核算、用戶行為風控等能夠進行有效的記錄以及分析。有了這些數(shù)據(jù)和記錄后,我們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,可以拆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優(yōu)化:

  • 下單前:主要目的是確保訂單信息的有效性,常用方法有:Pincode校驗,手機號碼有效性校驗,消費者信用歷史驗證,地址信息匹配和正確性引導驗證。

  • 發(fā)貨前:對于可疑/風險訂單進行電話或者其他方式的審單

  • 投遞中:優(yōu)化交付時效,尤其對于跨境交付的包裹,時效是用戶拒收的一個重要因素。進一步來看,包括前端配貨時效、物流鏈路匹配優(yōu)化、清關環(huán)節(jié)的把控、當?shù)嘏伤铜h(huán)節(jié)的優(yōu)化等等。

  • 拒收后:如果類目偏向標品,那么轉派是個不錯的方法,可以一定程度清理RTO庫存,如果是非標的話就會比較麻煩。這個對于海外倉的管理有一定要求,可以打通SKU,優(yōu)先進行本地倉發(fā)貨。


上述都是站在平臺或賣家的角度在操作策略層面的一些總結,個人認為對于COD的態(tài)度:

  • COD是一項服務,是為了能夠給用戶更好的消費體驗。而不是,銷售或平臺方拉升訂單的手段,或者消費方無限制下單轉賣商品薅羊毛的捷徑。

  • COD服務的前提是買賣雙方在一個對等的義務責任前提下進行,平臺賣家方承擔先發(fā)風險,而消費者則需要承擔違約的后置風險,因此一定的風控機制和體系是有必要建立的。

  • COD模式并不是一個優(yōu)秀的電商生態(tài),COD模式下,賣家一定還是會把RTO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,極端例子就像前幾年的東南亞風生水起的單頁電商模式一樣?;貧w到貿(mào)易本質和用戶體驗的本質,還是在于用戶花費的錢,是否能夠獲取到對等或者超值的商品+服務。 


     格萊柏國際物流提醒各位出口印度注意事項,請參考下面鏈接介紹!

 

相關鏈接:

格萊柏物流印度電商小包

格萊柏物流印度保稅倉

格萊柏物流印度FBA

格萊柏國際物流越南雙清專線

格萊柏物流柬埔寨雙清專線

格萊柏物流泰國雙清

格萊柏物流印度雙清

格萊柏物流展會物流

出口印度注意事項匯總!

印度BIS認證

印度WPC認證

印度E-WAY BILL

印度GST稅制

印度進出口貨物通關須知

印度藥品進口許可證 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來源:理工Man